Wednesday, February 20, 2008

论琵琶

大弦嘈嘈如急雨,小弦切切如私语。
嘈嘈切切错杂弹,大珠小珠落玉盘。

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诗《琵琶行》。
“琵琶”本作:“批把”是弹奏的动作。右手向前弹曰“琵”向后弹曰“琶”。我国公元前214年曾出现两种琵琶,一种形似鼓的弹拨乐器叫“弦”;另一种是直柄、圆形音箱的弹拨乐器叫阮咸。到了公元350年以后,由印度传入一种形似截梨,曲颈四弦的“曲项琵琶”,成为现代琵琶的前身。隋、唐时代,琵琶在我国已广为流行。
琵琶其形如纵截的梨,有琴头、琴颈、面板、背板、弦轴、缚弦和琴弦等部件组成,旧时的琵琶四品六相,现在发展到六相十八品、二十四品、二十五品和二十八品琵琶,并按十二平均律排列。
琵琶的音域宽广,近四个八度。其音色丰富,低音浑厚,中音柔和,高音清脆。行家历来要求琵琶应具有尖、堂、松、脆、爆种效果,很讲究金石之声铿锵动人肺腑。其研制技巧十分丰富,右手由弹、挑、匀、抹、剔、提、摘、滚、轮等三十多种;左手由泛、吟、搂、打、煞、绞、推、拉等十多种。
著名的琵琶曲有《十面埋伏》、《夕阳箫鼓》、《月儿高》、《霓裳羽衣曲》等。

狂书生

No comments: